從中美貿易戰到全球新冠疫情,從蘇伊士運河堵塞到日本核廢水入海,在各國關系和貿易緊密相扣的當下,供應鏈潛在風險不斷涌現,傳統僵硬的線性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。同時,科技的高速發展,新經濟模式和智能制造的不斷崛起,也給供應鏈轉型提供了巨大能量。
當供應鏈的變革和重生勢在必行,各行各業都采取了哪些戰略和措施來重塑其供應鏈生態?一個多元、彈性、智能的供應鏈體系又將賦予企業哪些新的價值,以增強其應對風險的能力?
重 磅 嘉 賓 陣 容
Walid KLIBI 教授
Walid KLIBI 教授于2009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拉瓦爾大學商學院獲得供應鏈博士學位。自2011年起,他在法國凱致商學院波爾多校區擔任供應鏈與運營管理的授課老師。他是法國凱致商學院供應鏈卓越研究中心(CESIT)的正式成員,也是加拿大校企網絡、物流和運輸研究中心(CIRRELT)的準會員。
他積極參與供應鏈管理研究,是多篇供應鏈網絡構建論文的作者。他也是施普林格出版社《供應鏈網絡的價值構建》一書的合著者,該書面向專業的學術和行業受眾。他還參與法國凱致商學院全球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(ISLI)的教學活動,并為絲芙蘭、Kuehne基金會和法國Orange集團等多個私人組織提供高管培訓和咨詢服務。
Pierre CARIOU 教授
Pierre CARIOU 教授自2010年起就職于法國凱致商學院,是海運及港口經濟領域的資深教授。他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經濟、海運和港口戰略、海運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。他發表了多篇經80多位同行審查的學術文章,以及許多咨詢項目報告(CMA CGM集團、南特及馬賽港口當局、Casino集團、NATIXIS銀行、SKS油輪公司等)。
他是港口績效研究網絡(PPRN)的成員,是首個海港研究線上交流平臺Porteconomics.eu的創始成員,也是國際經濟管理科學院(IAME)的前任副總裁。在KEDGE供應鏈管理卓越研究中心,他負責海事治理和貿易物流實驗室的研究工作。他也是上海海事大學和由國際海事組織(IMO)成立的世界海事大學(WMU)的客座教授。